您现在的位置:
以精湛医术为生命护航 ▏阿城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纪实
- 分类:重要新闻
- 作者:宣传科
- 来源:宣传科
- 发布时间:2023-03-03 15:18
- 访问量: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病来势凶猛,难以预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窒息、昏迷甚至心跳骤停,随时危及生命。阿城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高效的团队配合,成功挽救了一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生命。
近日,一名住院患者刚刚静滴左氧氟沙星约一分钟,突然出现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发绀,心率102次/分,血压降至90/6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药物注射,一边抢救一边转送至ICU。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到达ICU时已出现下颌呼吸,血压及心率均测不出,血氧饱和度降至43%,双侧瞳孔散大。危急时刻,分秒必争,孙国权主任,石玉萍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在患者出现高度喉头水肿、气道完全阻塞并且未使用可视喉镜的情况下,孙主任一次性顺利插入气管插管,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气管插管的同时,重症医学科多名医护分工合作:吸氧、连接心电监护、开放深静脉,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及补液、扩容、抗休克治疗。随着氧气的不断输送,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缓解,血氧饱和度开始提升,药物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大家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重症医学科发挥多学科诊疗模式,邀请呼吸内科主任于海彤和心内一科主任李磊共同会诊,并从专科角度提出诊疗建议建议,业务副院长于金才、尹旭飞也前往重症医学科进行诊疗指导。在院领导、各兄弟科室及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该患者意识好转,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接受支持治疗。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指接触过敏原后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
引起过敏性休克常见的抗原:
-
异种蛋白、内分泌激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等。
-
酶、糜蛋白酶、青霉素酶等。
-
花粉浸液、豚草、树等。
-
蛋清、牛奶、坚果、海产品、巧克力等。
-
职业性接触的蛋白质、橡胶产品、蜂类毒素等。
-
其他因素:昆虫蜇伤,如蚂蚁、蜜蜂、大胡蜂、黄蜂等。
-
个别患者对蟑螂的粪便、飞蛾的鳞毛、油漆等过敏。
过敏性休克表现症状: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首先是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其次,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①皮肤黏膜症状: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②呼吸道阻塞:喉头阻塞、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窒息、发绀等症状。
③循环衰竭:心悸、苍白、出汗、脉速而弱、四肢厥冷、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甚至心跳停止。
④神经系统症状: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等。
⑤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管梗阻感、腹胀、肠鸣、腹绞痛或腹泻等。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1.明确过敏原
通过抽血化验或皮肤点刺试验方法明确过敏原,了解自身对某种物品过敏并且要牢记。
2.避免接触过敏原
如果使用某种药物、接触某种物品或进食某种食物发生过敏,或者通过检测明确过敏原后,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因为对某物质发生过一次过敏,那么以后每次都会过敏,所以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3.避免使用阳性药物
如果在使用某些药物前,皮试阳性,那么就要避免使用该药物或换其他批号的药物再做皮试。
4.预备药物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该常备一些抗过敏药物或急救药物。
温馨提示
友情链接: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