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就医指南
Medical guide
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
糖尿病的诊治
- 分类:健康科普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27 10:21
- 访问量:
糖尿病的诊治
糖尿病疾病简介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一、糖尿病临床分型
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1型糖尿病。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 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1.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5.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二、糖尿病症状表现
1、疲乏无力:身体常常无原因地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双膝酸软。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有时会伴有体重下降。
2、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3、皮肤发痒:全身或局部皮肤发痒,肛门周围瘙痒,尤其女性顽固外阴部瘙痒。
4、异常感觉:手足麻木、肢体发凉、疼痛、烧灼感、蚂蚁行走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等。
5、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视物易疲劳、视力减退或出现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且发展很快。
6、综合征: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还会出现许多的症状也需要大家注意。第一,反复感染:包括反复的皮肤、尿路、牙龈、肺部等感染,以及肺结核等。其次,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费力、淋漓不尽或有尿失禁。第三,胫骨前褐色斑: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片状褐色斑,常于外伤后遗留不退。第四,反复低血糖:经常于餐前出现饥饿、头晕、心慌、手颤等现象。
三、糖尿病病因病理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病理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激素异常、遗传基础、 肥胖症。
四、糖尿病鉴别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无症状者需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才达到诊断标准。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鉴别诊断要点
1.口渴、多饮、多尿症状鉴别:①尿崩症:多尿明显,尿比重低,血糖正常。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伴有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但有明显心慌、怕热,甲功检查,T3、T4升高,TSH下降。
2.尿糖的鉴别:①肾性糖尿:可见于肾小管酸中毒、肾病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等疾病,引起肾小管功能受损,肾糖阈降低,产生糖尿,但血糖在正常范围。②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由于肾糖阈降低出现尿糖,血糖始终正常范围,分娩后尿糖消失。③应激性糖尿:在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应及时发生一过性糖尿,一般不超过一周时间。
3.高血糖疾病鉴别:库欣综合征、垂体生长激素瘤、嗜铬细胞瘤、胰高糖素瘤等分泌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多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和相应的激素改变。
常见误诊:
在《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中列举了最常见的几种临床误诊:
(1)应激事件和心理应激没有解除而误诊为糖尿病。
(2)餐后时间过长而误诊为糖尿病。餐后超过14小时,身体出现低血糖刺激(轻度刺激有时不被察觉),而后会出现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不应视为糖尿病的高血糖。如果不及时解除这种检测后的心理应激,也会在今后的检测中继续出现高血糖,从而被误诊为糖尿病。
(3)少量进食后误诊为糖尿病。有嗑瓜子、咀嚼口香糖等习惯的人,在血糖监测前的这种行为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是人体在少量进食后引发的血糖波动,这种进食刺激导致的人体能量转换非常强大,不应视为空腹血糖。如果按照空腹血糖诊断指标衡量,就会被误诊为糖尿病。
(4)过量运动之后误诊为糖尿病。如果有晨练的习惯,当晨练之后不及时进餐而到医院等待血糖检测,人体会经常出现低血糖刺激后的血糖升高。这也是经常发生的糖尿病误诊。
五、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六、糖尿病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化学类药物治疗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 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如吡格列酮。
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瑞格列奈(诺和龙) 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拜唐苹及卡博平(阿卡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目前二肽基肽酶已有多个产品上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具有减轻体重作用,并且可能在降低血压等方面有较好的前景。GLP-1的存在是β细胞再生的重要条件。2004年发现,使用GLP-1后,β细胞再生增强而凋亡受抑制,并促进了胰管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利拉鲁肽,适用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联合应用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种类较多,因降糖机制不同而用法不同,且多与进餐时间有关,好几种降糖药是不能在餐后补服的。
1.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拜糖平等。这类药物应在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在餐后服用,无法起到降糖效果。
2.格列奈类常用的有诺和龙,属胰岛素促泌剂。其降糖作用迅速而短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称餐时血糖调节剂。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服用均可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 30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3.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迪沙片、糖适平等。大多数磺脲类降糖药需要半小时才起效,而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因此,建议在餐前20~ 30分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3次或4次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
糖尿病病人的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有三个原则:
1、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运动量;
2、持之以恒,每个星期最好运动3次左右。
建议每一次的运动时间不需要过长,一般大概30分钟,最多不超过1个小时。运动量要根据人的情况,一般散步、慢跑、游泳、跳绳、打太极拳都可以。但如果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建议以快走为主,散步速度稍微快一点就可以,大概走20分钟左右。目标心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即170减年龄,如果达到目标心率,说明运动量足够。不建议经常登山、跑楼梯等运动项目,尤其老人,这些运动项目会损害膝关节,对身体造成损伤。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运动。
(四) 饮食治疗
首先,控制总热量。要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第二个,是限制脂肪的摄入,适量选择优质蛋白;第三个,是减少或禁止甘糖或者双糖食物;第四个,是选择高纤维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第五个,是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定餐;第六个,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粗杂粮、豆类、豆渣、谷物、瘦肉、鱼、海产品、乳类、禽类、蛋、蔬菜;第七个,少食用含淀粉高的,如土豆、红薯、蛋黄。
糖尿病饮食4大禁忌:
1、切不可用增加药量来“抵消”多吃的食物
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来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是将饮食控制和药物控制的相互关系搞颠倒了。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定餐,并在饮食保持一定规律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2、某食品可以降糖的说法万不可信
总听一些糖尿病朋友说,多吃某某食物可以降低血糖,这是一种误解。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食物含有能量,而只要含有能量,摄入体内后就会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因为能量密度低,或含有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总的趋势是使血糖升高,而不会降低血糖。人们常说的苦瓜、南瓜等,都是如此。
因此说,用食物“降”血糖是不可能的,除非食物中违禁添加降糖药物,但这是绝不允许的。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这样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3、早餐重要莫轻视
不吃早餐是不会降低血糖的。头一天晚饭后至次日清晨,已有近10个小时未进食,血糖可达最低值.此时应该补充碳水化合物,否则易发生低血糖。血糖降低后,若得不到补充,我们的身体会动员脂肪快速分解.脂肪分解代谢不完全会引起酮症,不仅血糖会更高,还很危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非常重要。
4、不要放弃主食
粮食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生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则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所需。胰岛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是靠葡萄糖刺激来实现的,如果长期不进食碳水化合物,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会废用而退的。所以主食一定要吃,每天不要少于150克,合理分配到三餐。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更容易发生意外,威胁生命安全。
快速确定食物份量的小贴士:每天的肉类食物摄入量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每天吃一个网球大小的苹果和梨;每天吃拳头大小的土豆或红薯,同时应减去相应的主食;用标准碗盛米饭,每次为2两。
七、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非酮高渗性昏迷。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又称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又称糖尿病眼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以及伤口难以愈合。而足部难以愈合的伤口则可能导致坏疽(俗称“糖尿病足”)等。
八、糖尿病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燥热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上焦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则胃失濡润,肾乏滋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下焦肾阴不足,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由于阳虚或气虚不能帅血而行,加之阴虚火旺煎灼津液,病程中可出现血瘀征象。肾阴不足,肝失濡养,目无所养,可导致目干目涩,视物昏花,甚至失明。营阴被灼,内结郁热,壅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痰阻经络或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肾阴不足,阴损及阳,脾肾阳衰,水湿泛滥,成为水肿。阴液极度耗损,导致阴竭阳亡,而见神识不清,皮肤干燥,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候。
辩证分型
(1)阴虚燥热:
证候:烦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肺胃阴虚内热,则见烦渴多饮,随饮随渴。咽干舌燥;阳明热盛,灼耗水谷则为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为阴伤内热之征象。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
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g;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g;燥热便结加大黄3~6g。
(2)气阴两虚:
证候: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阴虚燥热则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大肠津亏可见大便秘结:肾阴受损,腰府失养故见腰膝酸软;虚火上乘,肺失敷布治节之能,水液之精不得散于周身,直入膀胱故而多饮多尿;阴虚日久,精血亏损,气失所养,出现乏力,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为气阴两虚常见的征象。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
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g;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g;口渴甚者加花粉30g。
(3)阴阳两虚:
证候: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元阳不足,温煦失职,故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为肾之外窍,肾阳虚,肾精亏则见耳轮焦干,阳痿早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令肾固摄无权,膀胱不得气化,所饮之水直走膀胱,,故见多饮多尿;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转输,下注膀胱,可见尿浊如膏;肾阳虚水泛则浮肿少尿;肾不能司二便则见五更泻,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征象。
治法:温阳育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
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菟丝子、生白果各10~15g;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g、白术10g、防己10~20g;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g、吴萸10g、肉豆蔻10g;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g、仙茅10~15g。
(4)血瘀兼证:
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如面有瘀斑,肢体疼痛,麻木,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
证候分析:气虚、阴虚、阳虚是导致血瘀的原因,血瘀是气虚、阴虚、阳虚的后果。瘀血阻滞经络,则见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甚至半身不遂;阻滞清窍可见头痛)阻滞胸阳故见胸痛;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是血瘀证的特有征象和客观指标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
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g;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 10g、全蝎3~5g。
(5)阴阳欲绝(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
证候: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昏迷,气急深大,呼吸有酮味,皮肤干燥,多尿,舌红干,脉微细欲绝或脉细微而数。
证候分析:阴液极度耗损,故见皮肤干燥;阴竭阳亡,而见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甚至神识不清,气急深大,舌红干,脉微细欲绝为阴竭阳亡之兆。
治法:救阴回阳
方药:生脉散加味。
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g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葛根粉粥(《太平圣惠方》):葛根粉30g,粳米50g,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糖作用。
生地黄粥(《月瞿仙神隐》):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g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
杞子粥(《本草纲目》):枸杞子15~20g,糯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天花粉粥(《千金方》):花粉30g,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200ml,煎至100ml,入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糖尿病口渴明显者,糖尿病孕妇禁用。
韭子粥(《千金翼方》):韭子10g炒熟,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性阳痿病人。
山药薏米粥: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均载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为佳。
刘冰冰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内五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首届青年名中医
【学术任职】黑龙江省首届中医医师分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技术专长】擅长老年病的诊断及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出诊地点:内五科病房
健康咨询:87122747/13766822926
友情链接: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